鲁网7月21日讯7月17日,崂山区政府新闻办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媒体见面会第五场,介绍崂山区社会保险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亮点举措、取得成效等情况。崂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崂山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主任蔡琴,崂山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征缴科科长张帅,崂山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工伤保险科科长杨伟华出席见面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2025年以来,崂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工作职责,全力提升社会保险服务水平,助力企业减负增效、轻装前行,推动人社领域营商环境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聚焦惠企纾困,推动政策落实“见力度”
一是精准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和降低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政策,降低企业人力成本,截至5月底,共计减征失业保险费约4480万元、工伤保险费约1146万元,惠及全区2.01万户企业,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二是深入推进企业年金制度落地,组织召开企业年金标准化服务驿站建设推进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设立年金建立中长期人才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全面推广补充工伤保险和伤养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工伤保障制度,充分发挥补充工伤保险及职业伤害保险在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和保障员工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截至6月底,全区参加补充工伤保险及职业伤害保险人数共计达到4178名。
聚力流程优化,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
一是社会保险服务大厅分为自助服务区、征缴办理区、综合办理区,简单业务由导服帮办人员引导至自助服务区通过一体机或外网电脑自助办理,复杂业务如参保缴费、退费补缴等在征缴办理区一链办理,工伤认定、工龄认定、养老保险待遇等业务在综合办理区一窗受理,企业和群众办事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上半年,大厅自助服务及窗口业务办理量达到2.4万余次。二是推进社保服务“掌上办”,在“崂山人社”掌上政务平台中接入“青岛人社办事大厅”“爱山东”服务,参保登记、增员减员等高频事项可直接通过手机办理;同时,开发智能咨询、政策法规搜索、提前预约等功能模块,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三是建立工伤认定领导小组合议机制以及“工伤+仲裁”“工伤+监察”联动机制,推动工伤认定精准提速。
狠抓作风建设,展现社保服务“新温度”
一是大力开展服务质效提升行动,认真落实“无权否决”“好差评”工作机制,截至6月底,窗口评价好评量达到2.1万余个。二是常态化开展青岛市社保系统“身边一件事”服务活动,通过为企业和群众帮办代办一件事、解决一个难题等务实举措,解决好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半年帮办代办各类事项3300余件,解决疑难事项200余件,接听回复各类热线咨询电话2.4万余个。三是建立延时办和周六预约办机制,满足企业、群众错峰办事需求,缓解企业、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的问题;截至6月底,通过延时办、预约办解答咨询和办理业务共计1200余次。四是组织业务骨干,通过进企业、进园区及集中培训等方式,对企业关注度高的工伤认定、延迟退休、病残津贴等社会保险政策进行讲解,现场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五是组织区内企业参加六类行业工伤预防培训、现场体验培训等,上半年崂山区参训人数达2500余人,计划完成率位居全市第2,有效提升了企业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强化创新驱动,打造智慧服务“新高度”
一是继续完善全国首创的“企业简易注销社保联检”服务平台(打通社保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前移社保缴费核查关口,实现企业注销退出与社保缴费核查的智慧化联动),结合近三年运行情况,对功能模块进行优化完善,切实提高联检服务办理效率,提升企业遵法守法诚信意识,助力建设公平正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大力推行企业职工“参保一件事”“退休一件事”联办服务,实现职工参保、退休业务的“一网通办”;通过改革,职工参保关联事项办理环节由43个减少至19个,精简办事材料21项;职工退休关联事项办理环节由4个减少至1个,精简办事材料10项。三是搭建基于生成式大语言模型的政务智能问答服务平台,基于政策文件、业务经办及通话录音等数据,借助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互联网+科技智能+政务服务”,提高咨询服务智能化处理能力和服务质量,目前已完成项目平台框架搭建。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始终秉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优作风打造人社服务“金名片”,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保驾护航,奋力书写新时代优化营商环境的“人社答卷”。
记者提问:7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持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请问,在人社领域,崂山区这项工作开展情况如何呢?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改革。目前,涉及人社领域的,如“退休一件事”“参保一件事”等“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以“退休一件事”为例,建立了由人社部门牵头,医保、公积金、卫健、公安等多部门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明确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并通过创新搭建统一入口、统一界面、统一反馈的“退休一件事”联办平台,打破了部门间信息壁垒,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和业务的协同办理。“退休一件事”联办平台整合了退休资格确认等13个人社系统服务事项,公积金结算提取、独生子女奖励金领取等9个跨部门服务事项为“一件事”,用人单位和职工可自主选择联办事项,退休资格审批后,平台自动推送至联办部门进行并联审批,去除了不必要的繁琐手续和重复材料,实现全流程关联事项办理次数由4次降为1次,办理时限由20天缩短至6天,提交材料由14份减少至4份,打造了跨部门办理退休“同表申报、一网提交、全程联办、即时反馈”一站式服务,退休办理更加便捷高效。
记者提问:据我了解,刚才您提到的“企业简易注销社保联检服务”,已经推广到全省进行试点。能否请您进一步介绍下这项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不等于放松监管,而是要通过改革监管方式来提升监管效能,既要“放得开”又要“管得住”,在激发市场活力与维护公平秩序之间实现动态平衡。
2022年8月份,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区行政审批局在全国率先推出“企业简易注销社保联检服务”,从“小切口、微服务”入手,打通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企业登记系统及社保系统,将企业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布的简易注销公告、清算备案公示及债权债务公告信息进行统一归集,并实时共享至社保部门,对于在注销公告期满前仍存在社保欠费的企业,由社保部门主动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提出异议,企业简易注销自动终止。相较于以往仅凭申请人承诺办理简易注销登记的模式,此项改革在不增加企业提交材料种类、数量的前提下,通过信息化手段完善了注销登记流程,进一步强化了企业自觉履行依法参保缴费的主体责任,提升了企业遵法守法诚信意识,从源头堵住漏洞,以数字化手段助力建设公平正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上线以来,全区已累计联检企业1124户,查出欠费企业363户。
记者提问:刚才听您提到了企业年金制度,这应该是助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企业年金制度是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和完善,是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按照现行政策,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8%,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2%。
建立企业年金,须制定企业年金方案,方案适用于企业试用期满的员工,且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从人才维度看,企业年金制度是企业吸引、激励、留住核心员工的“长效纽带”全国前三配资排名,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从管理维度看,建立企业年金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对员工长远利益的重视,塑造了企业负责任的形象,提升了企业的社会认可度;从发展维度看,稳定的员工队伍是企业持续创新、高效运营的基础,企业年金制度为企业聚焦核心业务、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坚实队伍支撑。(本网记者)
鑫东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